3日,记者从中国一拖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一拖)了解到,该集团、涧西区人民政府和中铁快运公司共同签约,将联手打造洛阳首个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该中心将利用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的优势,开通洛阳——中亚地区国际集装箱班列、洛阳——青岛港铁海联运国际集装箱班列,承接中欧班列洛阳甩挂点等业务,洛阳的货物可在这里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发往世界各地。
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见证洛阳工业发展
3日,在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停靠着一些进站的货运列车,其中一列列车上写有“东方红”字样。作为我省唯一的企业国家二级铁路编组站,该铁路编组站与陇海铁路相连。
铁路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是车流集散和列车解编的基地,因此有“列车工厂”之称。中国一拖相关负责人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伴随着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中国一拖集团前身)的奠基而诞生,一台台东方红拖拉机从这里被运往全国各地,这里也曾是涧西区的工业运转枢纽,当时来自全国的基建货物纷纷被运到洛阳,再从该铁路编组站转运到其他厂矿,这里见证了洛阳一个个大型厂矿的诞生,洛铜、洛轴、中国一拖、洛矿、洛耐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在这里接收、发运。
如今的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二三百米,占地面积为28.8万平方米,共有9股编组铁道,铁路专用线11条,总长达56公里,还有自备机车4台,自备车(自用铁路货车)64辆,总吨位达2950吨。直到现在,该铁路编组站除了要保障中国一拖的铁路运输,还担负着其他一些厂矿的货物运输任务。
第一期班列预计今年6月底前开通,“洛阳制造”可直达国际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欧班列的开通,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的成立,如何借助利好政策,抢抓机遇,让“洛阳制造”走出去,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
经过积极争取,涧西区人民政府、中国一拖和中铁快运公司签订了《洛阳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项目框架协议》。上述三方将充分利用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及周边的土地、厂房等资源,增设海关、查验设施,开通洛阳至中亚地区、青岛港等的班列,第一期班列预计今年6月底前开通。届时,包括“东方红”在内的“洛阳制造”,在这里就可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直达国际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里具备铁路口岸的功能。”该负责人介绍,今后这里还将逐步建设口岸联检大厅、服务大厅、物流仓库等基础设施,开展一般进出口贸易、保税贸易、跨境电商业务等。通过辐射带动,不仅仅是洛阳的货物,未来,周边三门峡、山西等城市、省份的货物,也都可以在这里出关。
利用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物流效率可提高,成本可降低
具体来说,未来在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货物可进行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这里的进出口货物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从而提高运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办理铁路出口或者过境业务,需要向多个单位分别提交申请和进行委托,如果有了多式联运模式,只用一次,就可完成各项申请、委托。”我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马先生对多式联运模式在洛阳落地充满期待。
所谓多式联运,就相当于一条货物进出口的绿色通道,在这条绿色通道上,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通过相互衔接、转运,共同完成货物运输。交通运输服务河南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曾提到,将推进公铁、陆空、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发展多式联运。例如,推广应用公路、铁路两用挂车和半挂车等专用运输装备。
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认为,虽然洛阳区位优势明显,但目前物流业存在短板,借助河南自贸区发展多式联运的机遇,洛阳有望打开更多对外开放的窗口。开通洛阳——中亚地区国际集装箱班列、承接中欧班列洛阳甩挂点业务等“借路上路”的做法,无疑是很好的尝试。中亚、中欧班列都从洛阳经过,这是货物进出洛阳的现成通道,利用好这些通道,将有更多“洛阳制造”走向世界。
未来咱有望在家门口买到更多质优价廉的进口货
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除了能助力“洛阳制造”走出去,也有利于为洛阳引进更多优质进口商品。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距离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不远,有了它们的存在,未来咱有望在家门口买到更多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
梁留科说,郑州开通中欧班列后,“运贸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欧班列从欧洲直购直采的商品直达郑州市民身边。梁留科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洛阳市民也可以与进口商品“零距离”接触——进口商品从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的国际班列上“走”下来后,进入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直销,由于省去了很多流通环节,这些商品的价格有望便宜15%至30%。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枢纽节点城市,按照部署,洛阳将以河南自贸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机场口岸、铁路口岸等开放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