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针是为针织机械配套的重要器材。上海生产织针始于本世纪20年代,当时都是手工作坊。
新中国成立后,织针制造工艺从单机自动走向连续化生产,工序道数大为缩短。80年代以后,部分工序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到1992年,生产织针的有织针一、二厂,星光织针厂等3家,部分针类的生产流水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校直、制舌
校直切断
将钢丝线材校直切断成一定直度和长度的织针坯针。
1958年前,针厂校直切断主要是靠繁重的手工制作。
工人取一定数量的成圈钢丝,放在铡刀架上对半裁开,而后一只手捏牢一头钢丝,另一只手持带柄的钢圈套住钢丝,用力校弯,使之平直,校直以后,再放在铡刀架上按规格逐段切割成针坯。
1958年,制造出裁钢丝拔直机,用来替代手工校直切割,后经改进定名为XE011型双头校直切断机。该机装有齿轮变速箱,可按要求调整转速。
制舌生舌
1959年以前,加工舌头时,一手捏牢一根钢丝,塞进手摇压扁车的模子,另一只手扳动手柄,使钢丝裁断、压扁,而后将舌坯放到手工人字车中冲调羹。
生舌需要经过打洋冲眼、钻眼、豁眼、生肖子、敲铆钉、磨肖等6道工序。
1959年,革新成功舌头两道联合机送料、压扁,基本摆脱手工操作,工效提高5倍。1960年,又革新成功XE161型舌头三道联合机(送料、压扁、裁长短轧眼),使制舌工序从钢丝投料到针舌制成一次成型。
1974年10月,革新成功舌头五道联合机(舌头震动排板、机械手生舌、冲肖、压平、弯头),变5道单机生产为一道连续生产,质量稳定可靠,工效又提高3倍。
二、铣曲、铣槽
铣曲
50年代,织针头部舌座、肚膛部位的曲线加工,靠人工在砂轮机上砂磨成形,劳动强度高,光洁度差。
1960年,革新成功自动铣曲机。该机主要由立铣部分(轴承座、立铣轴、刀杆、吊紧螺杆等部件)和自动工作进给部分(送针凸轮、靠模装置、送给凸轮等部件)组成。
70年代中期,研制出仿形铣曲机,该机由铣头、送针、夹钳、凸轮等部分和油泵冷却润滑系统组成,采用增刀式仿表切削原理,使装在拖板上的铣头,受固定靠模的控制,在作水平运动的同时又作上下运动,缩短工艺过程,且车速、精度、光洁率等都有显著提高。
1977年10月,该机在全国纺织科研技术展览会展出,后在国内制针行业推广。
铣槽
铣削拔装舌头的槽子,使针舌在槽子中能上下灵活转动。1958年以前,铣槽为手工加工。1958年后,革新成功卧式铣槽机,1964年,又革新成功立式铣槽机,该机加工范围较广,尤其适宜加工双头针。
立式铣槽机主要由分配轴、立铣头、工作台3部分组成。该机的送针凸轮、压针凸轮、铣削凸轮、排板凸轮,通过传动系统相继运作。工作效率比手工加工提高9倍。
三、淬火、抛光
淬火
早期织针热处理淬火在煤球炉上进行。60年代初,采用手工摇式淬火炉加工,以后革新成功箱式手推淬火炉,工艺较前提高了一步。1967年,又试制成功丝杆淬火炉,采用丝杆炉淬火的织针平直度较好。
1969年,借鉴国外振动淬火炉经验,应用压缩空气气动原理送针,革新成功第一台振动淬火炉。至70年代初,采用振底板机械振动送针,研制成功第二台振动淬火炉,采用振动炉淬火,克服丝杆炉仅能淬长针不能淬短针的缺陷。
80年代中期,引进淬火炉采用甲醇氮气作保护气体,用量大、成本高。之后,织针厂改用液氨淬火,用量少,成本低,针的光洁度比用氮气好。
至90年代初,星光织针厂和织针一厂先后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用网带淬火炉对织针进行热处理加工。该设备热效率高,可靠性强,吞吐量大,节能效果明显,劳动强度低,且能避免振动炉容易造成产品弯曲变形的缺陷,产品质量又有进一步提高。
抛光
织针经热处理后,须进行擦亮抛光加工,以提高它的光洁度,并使针舌转动灵活。
擦亮加工是在擦亮机上进行,擦亮时间一般为5~6小时,擦好的针要清除碗片,清洗油污;待滤干煤油后放入甩油机内甩干。
1974年,对老机进行技术改造,改单面牵手为双面牵手、变拼接曲轴为整根曲轴,改擦亮罐为擦亮盒。箱体容积也扩大一倍。使擦亮工艺更趋合理。
擦亮以后还须经过抛光加工,抛光筒转速为60转/分,光洁度要求达到7以上。
1982年,革新成功水擦亮新工艺。其磨料主要是664洗涤剂、清水、白刚玉W10、碳酸钙等。
工艺流程为:
粗研2.5小时——冲洗——精研2.5小时——冲洗——超声波清洗10分钟——清洗——浸入防锈水——甩干——理针。
采用水擦亮工艺,既可节约大量能源,又能解决某些品种在油擦亮时容易造成的打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