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物流资讯

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单位发布《关爱卡车司机倡议书》

6月27日-28日,“2015年全国货运行业年会暨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论坛”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指导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了此次会议。各省区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领导及行业专家,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会员企业,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物流企业及相关车辆制造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研究单位代表共500余人出席。

在本次会议上,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现代物流报等18家单位共同发起了“关爱卡车司机行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代表发起单位宣读《关爱卡车司机倡议书》,倡议各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关爱卡车司机行动”,让卡车司机真正实现体面劳动、幸福生活,让货运行业成为具有吸引力、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行业。

《关爱卡车司机倡议书》全文如下:

关爱卡车司机倡议书

二0一五年六月 中国 镇江

物流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公路货运是物流运行的主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运输方式,卡车司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3000万卡车司机常年奔波在路上,挥洒汗水、浇灌梦想。他们的辛勤劳动,服务着千万家企业,连接着亿万个家庭。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卡车司机的劳动创造应该获得全社会的尊重,更应该获得合理的回报。他们需要稳定的收入待遇,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他们更需要温馨的家庭关爱、平等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为让卡车司机体面工作、幸福生活,我们倡议发起“关爱卡车司机”行动:

我们倡议: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科学确定道路货运的发展定位。优化综合运输组织模式,逐步引导长途重载运输向铁路、水运转移,通过发展接驳甩挂、共同配送等组织方式,保障每一位卡车司机能够适时休息、按时回家,降低劳动强度,推动运输生活方式的变革。进一步简化行业证照办理和审验程序。发布运价指数,引导行业公平议价、良性竞争。规范涉路执法行为,为行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我们倡议:营造平等、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货主企业尊重卡车司机的劳动创造,不一味压低运价,及时支付运费,不占压物流企业资金。物流企业不拖欠司机工资,保证他们的合理薪酬和福利待遇。推行定时休息制度,防止疲劳驾驶,保障司机正常休假,让卡车司机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欢乐。物流园区、货运场站通过贴心的生活服务,让司机工作更轻松、身心更健康。通过便捷的信息平台服务为卡车司机提供真实有效的货运信息,减少配货等待时间。

我们倡议:卡车司机文明行车,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不野蛮危险驾驶,保障驾驶安全。不开带病车,自觉抵制非法改装、超限超载、恶意竞争等行为。提倡礼让行车、文明装卸,维护行业群体形象。

我们倡议:提高卡车装备制造人性化水平。倡导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卡车司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节能经济的货运车辆。推广空气悬挂技术、ABS、降噪装置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在货运车辆上的普及,降低驾驶劳动强度,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我们倡议:关心卡车司机的身心健康。为卡车司机提供卫生常识、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定期体检等健康保障服务,预防职业病,疏导心理压力。开展送文化志愿活动,组织卡车司机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设立关爱卡车司机公益基金,为遇到困难的卡车司机及其家属提供经济援助。开展卡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倾听卡车司机的心声和诉求,唤起全社会更多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我们倡议:为卡车司机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建立法律援助服务团队,为卡车司机提供交通运输、事故处理、劳动保障等法律咨询等法律援助服务,增强卡车司机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能力。

我们倡议:营造关爱卡车司机的舆论环境。开展“星级司机”评定和“中国好司机”评选活动,加大对卡车司机群体的宣传力度,表彰先进人物,传播感人事迹,展现卡车司机的风采,提高对行业认同感,形成全社会“关爱卡车司机”的良好氛围。

发起单位: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传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新杰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想集团

中国重汽集团

卡车之家

山东省交通法学会

物留客—物流教育互联网平台

卡友地带

中国交通报

现代物流报

交通科技传媒


发布时间:2015-07-05 
来源:公路货运分会 
查看次数:252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