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家纺品牌

中国纺织制造业海外转移成大势

中国纺织业今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国内外棉花价差起伏依旧较大,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发展中市场降幅明显,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消失。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拼抢订单,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把制造基地转移至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有业界人士指出,中国纺织制造业海外转移成大势,而且转移的企业正由服装向产业链上游纱线、染整等领域蔓延。

 心急火燎奔赴东南亚寻求投资机会

有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加入到赴东南亚投资的大军中。一家福建的纺织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与前些年对东南亚投资还处在观望阶段不同,现在许多企业开始了实际的行动。今年新春伊始,这家企业赴达卡参加孟加拉国服装纺织面料展览会,之后对该国的纺织服装业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在孟加拉国考察期间,这家企业发现,有不少来自国内的企业也带着同样的目的在孟加拉国考察。

有不少资料显示,现在一些纺织产业基地的企业抱团到东南亚考察投资的机会。比如福建泉州十几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年初赴孟加拉国对该国纺织服装业进行了12天的考察后不久,又结伴参加投资柬埔寨纺织服装业的考察之旅。据参加投资柬埔寨纺织服装业考察之旅的企业介绍,他们在柬埔寨磅碪省安隆基里经济特区考察时,巧遇广东牛仔服装行业组织赴柬考察洽谈的企业。东南亚已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一块热土。

近年来市场不振、出口困难、成本上升、内外棉价差别拉大,使多数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压力。这是中国纺企现在热衷赴东南亚投资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民营中小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每吨棉花国内外差价4000~5000元,仅原棉一项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同时劳动力成本逐年刚性上升,纺织服装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支出劳动力成本逐年以15%递增,且常常遭遇用工荒。

同时,一些先期走出去的纺织服装企业的成功效应,也让更多纺织服装企业有了走出去的冲动。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走出去到东南亚投资办厂的30多家福建泉州企业,去年带动泉州市出口东盟的纺织面料、纺机设备达4.51亿和1.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1%和21%。这些先行投资东南亚的企业,在境内外皆有盈利,吸引了更多企业实地赴东南亚考察投资。

  纺织上游项目投资增多

先期到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主要是服装企业。一些服装企业通过投资东南亚加工成本更低的地方,较好地减小了成本压力。

惠州市宝威服装有限公司王怡凰表示,企业在越南设有加工厂,一半的制造能力已转移到越南。企业生产力转到越南后,成本降低了很多。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和缅甸建有工厂,因为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建有较大规模的加工基地,狮丹努才能应对近年订单价格不断下滑的局面。

现在有不少大企业也开始布局到东南亚投资服装厂。2013年12月2日晚间,山东淄博市知名纺织企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拟投资800万美元在柬埔寨设立全资子公司鲁泰(柬埔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衬衣的加工和销售,生产规模为年加工衬衫300万件。2014年3月26日公告发布称,拟对鲁泰(柬埔寨)有限公司追加投资1200万美元,总投资达2000万美元。

除服装外,现在一些纱线和染整企业也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色纺纱行业龙头企业。其2013年12月发布的公司公告称,拟投资1.36亿美元在越南设立色纺纱生产企业。2014年3月,在华孚色纺201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孙伟挺表示,华孚今年的项目主要设在越南。前不久公布的华孚色纺上半年年报显示,越南项目四季度投产。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1月在越南投资近1亿美元设厂,并于今年1月份追加投资1.5亿美元。据了解,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色纺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产品包括纯棉色纺纱、混纺色纺纱等,是国内领先的色纺纱生产企业。

成本逼迫百隆和华孚大幅投资越南建厂,这也是目前中国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明年棉农直补政策推出,国内外棉价收窄直至趋同,纺企海外扩张的一大动力可能减弱,但国内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仍会不断增长,纺企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的趋势不会变。

发布时间:2014-10-16 
来源:中国纺织网 
查看次数:248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