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频道

江苏毛纺行业30年发展纪实

从1978年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中国人的服饰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西装的流行,毛纺产品以其优雅美观的外形、柔软的质地,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江苏毛纺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春天”。虽然机器设备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生产任务已经明显增多。那时的江苏毛纺企业往往是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有的企业的门口,前来等着提货的卡车排成了长龙。

在江苏毛纺行业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毛纺看中国,中国毛纺看江苏,江苏毛纺看无锡,无锡毛纺看江阴。

无锡的纺织业在解放前就很发达,民族资本家兴办了一部分毛纺企业。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对一些民族资本家的毛纺企业采取了赎买的政策,一部分毛纺企业变成了国营毛纺企业。如无锡协新集团前身就是荣氏家族兴办的毛纺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正是这部分国营毛纺企业勇当弄潮儿,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位于长江下游的港口城市江阴,它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毛纺业的兴起。在江阴新桥镇,有一家原先从事建筑的企业,因为看到毛纺行业的美好前景,决心投资毛纺,从此一发不可收,成长为世界型的毛纺巨人企业——江苏阳光集团。还有一位原先从事照相生意的年轻人,也因为对毛纺情有独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就了海澜集团。今天,你如果去江阴新桥,“全球毛纺之都欢迎您”的标语会让你惊喜,当你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欧式建筑群时,你已进入了新桥镇的一个毛纺企业。阳光集团和海澜集团同在巴掌大的新桥镇,相距只有几步之遥。在创业之初,有很多人担心,阳光和三毛(海澜集团改名前的企业名称)相隔这么近,将来会恶性竞争,两败俱伤。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阳光和海澜没有双双落败,而是双双发展势头强劲。阳光以年产2800万米呢绒一跃成为世界毛纺行业的“航空母舰”。海澜集团也以年产1500万米呢绒的生产能力成长为世界大型毛纺织企业。因为毛纺,新桥镇一跃成为江阴市的经济强镇,江苏省名镇。毛纺,让新桥人掘到了“第一桶金”。

毛纺在江阴很成“气候”。除了新桥镇以外,江阴第一经济强镇周庄有一个名气响当当的毛纺厂——倪家巷集团;华夏第一村——华西,也有一个年产700万米中高档呢绒的毛纺厂。江阴的毛条出口到欧美和日韩市场很受欢迎。因看中江阴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才优势,日本毛织株式会社直接到江阴投资成立了江阴日毛纺纱有限公司。

与江阴有很多共同点的张家港市,毛纺业也很发达。“毛条厂比米铺还要多”,形容的就是张家港的塘桥镇。塘桥镇的华芳集团目前呢绒年产量已达到了2500万米。

在江苏,毛纺业的大型企业有很多,但是,也有小而强的精英。江苏丹阳毛纺厂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呢绒年产量只有220万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丹毛走的是小而专、小而精的路线。丹毛投入巨额资金,在全国毛纺行业率先引入了紧密纺技术,从而使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丹毛的产品已经进入了高端面料市场。

改革开放30年,江苏毛纺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完成了改制任务,乡镇毛纺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一支生力军,同时毛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来的江苏毛纺业,为世界增添了温暖.
 

发布时间:2008-11-17 
来源:中国纺织报 
查看次数:1037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